朱迪斯·巴特勒

2007年4月巴特勒在[[汉堡大学]]的一次演讲中 朱迪斯·巴特勒(,),美國後結構主義學者,其研究領域有女性主義現象學酷兒理論政治哲學以及倫理學。1993年開始任教於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修辞学比较文学系,並且1998年開始擔任比較文學和批判理論學程的玛克辛·艾略特(Maxine Elliot)讲席教授。他(them)也是歐洲高等學院的漢娜鄂蘭教席。

巴特勒在1984年从耶鲁大学获得她的哲学博士学位,后开始从事后结构主义和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的研究。巴特勒的著作包含《性別惑亂:女性主義與認同顛覆》(1990)和《身體之重:論性的論述界限》(1993)等,於其中挑戰傳統性別觀,並提出「性別展演」(gender performativity,或譯作「性別述行」)的概念。她被认为是“在现代政治理论中最有影响力的声音之一”。

巴特勒自我認同為非二元,使用「她」或「Ta」的代名詞,但2020年他稱偏好「Ta」,表示Ta從不待在「出生指派為女性」的家中。和伴侶Wendy Brown與孩子Isaac居住在柏克萊。巴特勒支持LGBT運動,並討論許多當代政治議題。包括以色列政治批判。

巴特勒是犹太人,最近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犹太哲学,探索国家暴力的前后和与对犹太复国主义者的批评。在政治上,她是犹太和平之声顾问委员会的成员和“抵制,撤资和制裁”以色列的支持者。她认同“犹太教与國家恐怖主義是无关的”,并强调以色列并不代表所有的犹太人。她曾於美國佔領華爾街運動中公開演講。 维基百科提供
Showing 1 - 4 results of 4 for search 'Butler, Judith', 查询时间: 0.01s Refine Results1
  1. 1
  2. 2
  3. 3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