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伯特·胡佛

胡佛作为专业工程师,奉进步主义思潮所提倡的效率运动(Efficiency Movement)为圭臬,深信政府和经济充斥着低效与浪费,其改善则須藉由有关专家对这些问题的识别并解决。1929年10月,即他当选八个月后,华尔街金融恐慌爆发。胡佛试图通过市场的自由運作来战胜随后而来的大萧条,但他的政策在其任期内并未带来任何起色。
1932年美國經濟很差,但胡佛依然有大多數報紙的支持,因報社老闆多為共和黨人,但最終在1932年总统选举中仍被富兰克林·罗斯福所击败,結束共和黨自1860年來的長期執政。历史学家大多相信胡佛输掉连任主要是因为他未能抑制经济下滑和人们对禁酒法的普遍反对。胡佛的其他缺点还包括缺乏吸引对选民的魅力,以及不善于与其他政治家合作等。因此儘管胡佛在杜魯門與艾森豪時期的表現使其聲望有所恢復,但在至今对美国总统的历史排名中,胡佛的排位通常都很低。 維基百科提供